商丘新闻网讯 永城市李寨镇庞庄村的村民逐步掌握系统、专业、科学的养蚕技术,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织就增收致富梦。
在李寨镇庞庄村的绣娘养蚕专业合作社的养蚕室里,经过20多天的成长,蚕宝宝正忙着吐丝成茧,今年合作社的第五批蚕茧即将迎来丰收。在发展蚕桑产业之前,种植传统农作物是庞庄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19年,在李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庞庄村流转170余亩土地栽种桑树,成立了绣娘养蚕专业合作社,从山东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帮助养蚕。与种植传统农作物相比,养蚕周期短、风险小、见效快、收益高,养蚕期从每年的4月持续到10月,一年可养三到五茬。
永城市李寨镇庞庄村党支部书记 庞礼贵:一张蚕苗是三万二千个蚕苗,价格是80块钱,现在的规模一次能养30张蚕苗,这一张蚕苗,卖蚕茧就是二千多块钱。
依托合作社的技术资源,村民可以接受蚕室规划布局、桑叶喂养、密度控制等全方位的指导培训,逐步掌握系统、专业、科学的养蚕技术,带动村民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拓宽群众的致富路。
永城市李寨镇庞庄村村民 常凤礼:从合作社拿一些这个蚕苗,孵化好的蚕苗,那么拿回家自己可以养殖,小规模养殖,也可以说一张蚕也能挣个七八十斤蚕茧,到时候能卖两三千块钱。
蚕茧有了稳定的产量,庞庄村又进一步延伸桑蚕产业链。一方面,将桑叶、桑树枝晒干之后销售到中药材市场;另一方面,把蚕茧经过数道工序,制作成天然蚕丝被,成了周边村民置办婚嫁用品的首选,更受到杭州家纺市场的青睐。
永城市李寨镇庞庄村党支部书记 庞礼贵:春蚕8斤多能出一斤丝。一斤丝现在网上的价格是400块钱左右。差不多做成一个被子是三斤多,三斤多蚕丝加上被毯就是一两千块钱。目前,庞庄村绣娘养蚕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了种桑、养蚕、蚕茧加工、蚕丝被销售等一套完整的产业生产经营链,可吸纳劳动力80余人,蚕茧的年产量达到7000余斤,年收入70余万元,不断推动了蚕桑产业向着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