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新闻网讯 在推进项目建设中,商丘市睢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定位培育“四梁八柱”产业,谋划、招引、落地、建设了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促进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睢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积动能。
这两天,在位于睢县产业集聚区内的鸿星尔克(商丘)实业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装机、新入职培训,两条近期新投产的成品鞋生产线也在紧锣密鼓地赶制订单。
鸿星尔克(商丘)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姚金来:我们整个基地可以完成六条生产线以及高频加工厂的生产配置,届时可以提供约13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实现每月月产量达到30万(双)左右, 最终年产值实现约两个亿左右。
鸿星尔克(商丘)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5亿元,占地近200亩,建设集研发、生产、仓储为一体的年产近700万双鞋业项目生产线12条及配套工厂,从2021年10月26号签约到12月16号第一双成品鞋下线,鸿星尔克(商丘)实业有限公司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实现了正式投产。
睢县白楼乡党委书记 李洪昌:作为服务单位,我们白楼乡人民政府和睢县交通局派驻专班进驻厂区,从证照办理、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包括招工这一块,全程进行“妈妈式”的服务。
从项目签约到投产,同样体现“睢县速度”的还有中乔(河南)体育有限公司,这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知名体育用品公司,边建设边生产,建成后可容纳成品鞋流水线8条。
中乔(河南)体育有限公司人力行政中心高级总监 林桂香:鞋材和鞋厂两个项目同时进行的上马,我们目前规划的鞋年产量是500万双,目前我们已经开始投产了,首批的成品也已经出货。这个过程当中,从我们项目落地到我们成品鞋的出货,完好地交给市场,是离不开睢县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对我们乔丹的关心和帮助,这才造就了我们“乔丹速度”,这也是“睢县速度”的一个体现。
受审分离”“不见面审批”“一日办结”和“一窗受理、首问负责、集成服务”,从产业集聚区深入开展的“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到为重点项目专门实施的联审联批制度,这些都是睢县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发展环境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快一批批项目引进、开工、投产的首要前提。
睢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王静洲:一方面我们因势利导着力推进三台(制鞋)产业园、雄安制鞋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为企业提供拎包入住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我们围绕做好人力、土地、资金、交通物流等生产要素与服务工作,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利用发展环境、营商环境优势吸引一大批项目落地。
良好的投资环境促使睢县形成了重点项目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接替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中疆科技(商丘)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无人机、机器人等多类智能终端产品为主的电子制造企业,目前,现有的130条生产线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按照规划,企业及时启动二期项目的建设。
中疆科技(商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范高伦: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和科技投入,不断研发更多的科技产品,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
为了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睢县还提出了定位培育“四梁八柱”产业发展规划,“四梁”就是培育传统产业、制鞋、电子信息和新兴产业4个百亿级产业群。“八柱”就是培育8个税收过亿元的企业。
睢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王静洲:我们对制鞋、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实行链长制,集中实施供应链协同推进、项目攻坚、创新提升、融合发展、开放合作、企业梯次转移、集聚集约发展、要素保障等八项重点行动,推动全产业链谋划。我们创新驱动,加快智能化改造升级,提高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