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广网

新年首只退市股摘牌 “1元退市”将增多

[ 时间:2023-02-20 16:10:07 | 来源:商广网 ]

  2月15日,*ST凯乐摘牌,成为2023年首只退市股票。相关专家及市场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称,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实施,将促进资本市场生态环境净化,“1元退市股”或将增多。

  *ST凯乐去年12月29日至今年2月2日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1元,成为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该股摘牌前的收盘价为0.47元。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称,面值退市是成熟市场上常见的退市情形。中弘股份2018年成为A股史上首只跌破1元面值的退市股以来,因投资者“用脚投票”而“1元退市”的股票不断出现。“1元退市”股本身存在基本面非常糟糕的问题,有的因违法行为被中国证监会调查,有的连续多年亏损或资不抵债。即便这类公司侥幸逃过“1元退市”,也可能因其他原因触及退市。

  “*ST凯乐还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应用经济系讲师钟世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

  据了解,*ST凯乐预计2022年度期末净资产为-21.54亿元到-23.22亿元,上年度期末净资产为-18.15亿元,根据上交所相关规定,将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情形。去年12月2日,*ST凯乐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显示,公司2016年至2020年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经测算2017年至2020年归母净利润均为负。

  A股目前存在“1元退市”风险的公司有多家。*ST金洲收到深交所《事先告知书》,其股票在去年12月29日至今年2月2日期间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终止上市情形。另外,截至2月15日,*ST西源已连续12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ST荣华连续9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存在“1元退市”风险。

  *ST新海连续15个跌停,2月14日收盘跌至1元。该公司大跌的起因是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ST新海于1月16日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其2014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及2019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侯贤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称,全面注册制改革实施后,不仅上市公司将会越来越多,同样退市会常态化,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低于1元的面值退市股票也会增加。注册制全面化意味着资金对上市公司业绩和基本面越来越重视,ST股票遭到资金“唾弃”,股价就会越来越低,最终面值退市。

  王尧基称,全面注册制改革将带来A股投资理念的转变,逐渐改变“炒差”陋习。壳资源价值降低,投资者对绩差股与问题股“用脚投票”的现象增多,“1元退市”股将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退市制度越来越严格,A股退市公司数量近两年明显增加。2021年与2022年退市公司数量,约占过去30多年A股全部已退市公司总量的40%。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改革后,出现壳资源价值降低、退市股数量增加的变化。去年,创业板共有8家公司退市,数量创历史新高。

  钟世虎表示,A股优胜劣汰速度明显提升,退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去年,A股上市424家公司,退市达46家。今年以来,累计已有10家*ST公司预告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有5家公司可能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会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利好优质存量标的,加速劣质标的出清。投资者应该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以终为始,寻找长期投资机会,避免盲目炒作高风险股。

  他还提醒,根据交易所规则,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投资者一定要注意风险。

免责声明

①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商广网”的文字和图片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③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最新资讯

·沪指震荡回升涨0.5% 银行、地产等权重股午后走..
·易会满: 坚持投融资协调发展 更好服务居民多..
·上海再保险“国际板”正式启动
·李云泽: 真正实现监管“全覆盖、无例外”
·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 规模为31765亿美元
·江都农发行提前获批夏粮收购授信49000万元
·新基发行遇冷,“无人问津”之时或是布局良机
·股票私募逆势抄底 5月仓位创出年内新高

热点导读